曾敬骅与朱轩洋两人个性看似天差地远,但私底下感情相当要好,常一起相约出游,就连演艺之路也非常相似,都在脱离学生身份后便进入演艺圈闯荡。两人首度主持公视实境节目《二呆流浪记之完全大人手册》,就希望借由节目来探讨两人正值“25岁”这个由男孩转大人的人生重要阶段,如何面对“成为大人”这门课。节目中他们将自己开着得利卡“二呆号”全台趴趴走,例如到兰屿无人岛捕飞鱼练习迎接新挑战、马祖换宿生活养成责任感等。
每個人自呱呱墜地,便有一個伴隨一生的名字,而每個名字有著一個專屬的故事,亦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。由於文化趨同、人多字少及迎合時尚等各種因素,社會逐漸出現「同名」現象。身處同一社會背景下的兩個人,本應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,卻因相同姓名,兩者相互影響,生命的軌跡或多或少都有著交疊。 當你在平行時空下遇上同名同姓的自己,會發展出怎樣的邂逅?節目每集將會安排明星嘉賓與同名同姓的素人相遇,分享人生故事,互相鼓勵。
台灣的文化、風俗、信仰千奇百趣!在台港妹林映暉、連同宋婭彤等好姊妹加上一位台灣型男,參觀多家特色廟宇,參與特殊節氣才會舉辦的民俗活動,體驗「過五關」、放鹽水蜂炮等極度危險的宗教儀式;勇闖多處廢墟進行「暗黑」探險,如有名的民雄鬼屋、申請文化保存的二戰軍事遺蹟……還會發掘台灣的奇人,包括享譽全球的光劍大師;探索特殊景點,如世界唯一之的士博物館、塞滿充氣娃娃的咖啡店等……來一趟古靈精怪的台灣另類深度遊!
強積金推行多年,每位「打工仔」每月都有部份收入撥進強積金供款。然而,不少人對強積金一知半解,對自己的強積金管理更採取佛系態度,令其強積金往往追不上通脹,甚至出現負增長。為讓市民增長強積金知識,節目請來藝員組隊,舉行有關強積金的問答對壘。藝員們角逐「積金達人」寶座的同時,觀眾透過節目亦可豐富相關認知,管理自己的強積金戶口,就可更加輕鬆。
香港電台與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聯合製作新一輯電視節目《陪我講 Shall We Talk》。四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嘉賓主持,包括陳奕迅、黃仁龍、彭秀慧及江旻憓,將會與從事精神健康相關工作的朋友以及復元人士,做一日朋友,互相聆聽和分享,傾訴內心秘密,讓觀眾了解精神健康的重要。
要在香港、台灣尋找美食,相信並非難事。不過,一些充滿趣味或富人情味的員工餐,不單是公司老闆特意為伙計們而設的佳餚,更是其他地方未必能找到的味道。無論大小企業,賓主關係不一定冷冰冰,也可像家人般親近! 節目呈獻多頓《職工頭圍用膳》,透過視覺與味覺,分享生活中的感動。主持張寶兒、余思霆分別走訪兩地員工用膳的「飯堂」,了解特色員工餐背後的故事,細味箇中溫馨。
元宵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,旨在一班人開開心心團圓。佳節前夕,錢嘉樂率「獎老」拍檔們穿上古裝,分別扮演深入民心的古代角色,同時邀請在《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3》有份得獎的藝員,以及劇集《奪命提示》的演員,到場大玩遊戲,發放笑彈,並為觀眾帶來網上購物平台的貨品着數優惠。
每個人的生活,或許會在百轉千回中創造出跌宕起伏的劇情,亦或會在平凡歲月中譜寫出無心插柳的驚奇。每一天在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,既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經歷,也是屬於這座城市的光輝歷史。 《我的香港故事》是鳳凰衛視中文台2022年全新推出的人物紀實專題欄目。欄目每期以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,或自身故事與香港頗有聯結的人物作為主人公,邀請她/他用自己的方式和語言,親身講述在香港這座城市所創造出的動人故事。以每集13分鐘小而美的篇幅,細緻且富於紀實感的鏡頭語言,為身處全球的華語觀眾帶去觀察香港的新視角,讓大家更立體、深入地了解香港,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。
不少人昔日或都有個歌手夢,卻因為生活、家庭等種種原因,迫於無奈放低夢想。《中年好聲音》由車婉婉擔任主持,接受35歲或以上人士參加,讓中年唱將們把握機會登上追夢列車!一百位參賽者經過海選躋身節目舞台,先透過盲選形式作賽。Maria Cordero、伍仲衡、張佳添等組成五人評審團,會憑聲線撳燈,揀選出五十個晉級人選。參賽者接着需要面對不同形式、主題的挑戰,披荊斬棘向着夢想奮鬥,力爭成為終極好聲音!
不少人努力搵錢,都是想對自己好一點「食豪D」。不過,負擔得起買到貴價材料,也要懂得烹調,才可煮出滋味美食。節目由廚藝高超的楊尚友夥拍陸浩明擔任主持,並邀得Gin Lee、曾比特、泳兒、馮盈盈、糖妹、林迪安、林沚羿等一眾嘉賓好友到臨,細訴對個別食物的難忘回憶之餘,再讓尚友準備各式高級食材,將嘉賓帶來的故事變成一道道美食。只需留意尚友的示範,觀眾在家也可自製「食豪D」美饌!
以短線遊為目的,一連十集,走訪大灣區最近香港的幾個城市,包括:深圳、廣州、佛山、中山、珠海,搜羅吃喝玩樂最新資訊,並提供詳細地點及交通資訊,務求讓觀眾可以「今晚睇完,明天出發」, 只要睇得到,就去得到、食得到、玩得到。 此外,每集都會加入不同的飛行嘉賓,令節目增加娛樂性及更多變化。